网站通行证
名称
密码
浏览 | 注册
今天是:
您的位置:甘肃热线 > 新闻 > 正文内容

薛彦民:读书有伴皆进益

来源:网络 发布时间 2024-03-26 16:42

眼还没来得及眨,《德生解红楼》就进入到了第四回。

 

 

参加济南市阅读协会组织的致敬经典——《德生解红楼》,缘于朋友的介绍,说是一种纯公益活动。我不以为然,因为我参加过几次其他讲座,开始是免费的,但讲上几节,就像过去集市上说书的一样,讲到紧要处,来了个“要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”——收钱,不交钱免听。我不是抠门,如果真正遇到喜欢的,交点儿钱也不是不可以,而是觉得,什么东西一和钱“结婚”,以盈利为目的,就会彻底走样变型生出“骡子”来,尤其是像读经典这样高雅的事,和钱沾边,那就亵渎了经典,好似香喷喷的一碗米饭中吃出颗老鼠屎来。所以,我想来一探究竟。最重要的是我喜欢读《红楼梦》,读了几十年,光书就翻烂了3套。毛主席说,《红楼梦》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。可能是我生性愚钝、才疏学浅的缘故,至今也没读出个子丑寅卯来,需要找高人指点迷津。四期走来,“红粉”们的阅读热情、德生老师的精彩解读、何会长夫妇的默默付出和周到细致,以及志愿者的甘愿奉献,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,时时感动着我,激励着我。

 

 

1.《德生解红楼》从开讲到现在,人气不减,场场爆满。有已经退休乃至年过古稀的老者,有天真烂漫的翩翩少年;有在职场拼搏的成功人士,有在校的天之骄子,年龄有差距,职业各不同,却奔着共同的目标——倾听致敬经典《德生解红楼》走到一起来了。在这个物欲横流、人心浮躁的社会,人们追求物质的东西太多,追求精神的东西太少,现在有这么一群人相聚在一起,静心读红楼,是实属难得的一股清流。记得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、著名作家刘玉堂先生曾说过:“什么样的人读书?有素养、有教养、有精神追求的人才去读书。”这话我信且服。

 

 

读书需碰撞,唯有碰撞才能产生心灵的火花,思想才能得以升华。

曹公雪芹说:“读书一事,也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,时常大家讨论,才能进益。”

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:“读书可使人充实,讨论可使人敏锐,笔记则可使人严谨”。

毛主也曾说:“友不博则见不广”。

 

 

先哲诚不欺我。一个人读书,毕竟由于年龄、阅历、视角、知识面、思想敏锐度等的不同,所获得知识和思考永远是局限在一个人思想框架内的积累,这个积累往往是片面的、零乱的、浅层次的,甚至是贫弱的,尤其是像《红楼梦》这样一部厚重无比“谁解其中味”的“百科全书”,一个人读,是读不深、品不尽、悟不透的,如果一群人共同阅读,那就开阔了新的视野,打开了思想的另一扇门,就可以听到更多的、想象不到的观点和看法,能更快地掌握书中的知识和理解作者的意图,从而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内容,收获也会逐步丰满;一个人读书,经常会遇到困惑,往往百思不得其解,像《红楼梦》的第五回,一会儿仙境,一会儿人间,那么多的判词、曲文,晦涩难懂,读着读着,就有读不下去的感觉,如果一群人共读,情形则大不一样,大家可以展开讨论,表达不同看法,通过碰撞互补、集思广益,加上老师指点,你会柳暗花明,茅塞顿开,“恍然”中跑出个“大悟”来,跃升到一个新的层;更重要的是,一群人共读一本书,可以对照他人,反思自己的读书方法、思考方式和判断能力,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,得之以“渔”,为以后的阅读积累经验,逐步实现读书方法和思辨能力的蜕变。

 

 

书友王旭说,听《德生解红楼》,“让我不止读到、学到、悟到很多微妙的东西,更重要的是夯实了我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热爱和执着。”这是一个传统文化热爱者,从一群人共读一本书中感受到的不竭动力。

 

 

书友文福锋说:“一本书尤其是经典的书,就是一座富矿。读书人犹如一个个矿工,矿工们受各自的知识、经验、阅历、理解能力等自身条件的制约,每个人能从富矿中找到的珍宝千差万别、数量也丰歉不同,如果一直各干各的,受制约的困惑就难以破解,但是如果形成一个挖矿的团队,大家互相借鉴、取长补短,富矿里的宝藏才能被充分挖掘。”“人在旅途,一个人走得快,一群人才走得远。由此我想,读书犹如远旅的修行,一个人读得快,一群人才能读得深。”这是一个读书爱好者,对一群人共读一本书的深切体会,应该也是所有倾听《德生解红楼》“红粉”的心声吧。

 

 

书友刘上恭坦言:“《学记》上说,独学而无友,孤陋而寡闻。我们的读书会是一群书友在读书学习,讨论切磋,集思广益。那么,我们的收获就无法估量了。”这是一个阅过无数世事者,对一群人共读一本书的预判,这预判一定会实现。待到两年后,且看硕果累累出。

 

 

2. 一群人读书,需要有人指路点拨,解疑释惑。

韩愈老先生说:“古之学者必有师”。如今的我们当然也不例外。这也是“红粉”们相聚济南市阅读协会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这里不得不说《德生解红楼》的主角——术德生老师。

 

 

说来惭愧,对术德生老师,在参加《德生解红楼》之前,我是不知道的。不是他不出名,而是我孤陋寡闻。他早在十多年前就小有名气,且名响全城,光是因为读书和推广阅读所获得的头衔就难以让我记全。我只记得他是行走在铁路线上的阅读达人,思辨悦读慧、尼采读书会等的发起人。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,他在《光头哥的故事》里的自我介绍:“我是地地道道的平头百姓,是十足的草根。但这平民却走了一条不平坦的人生路,这草根不是草莽,是有根的草根,是嚼的草根之滋味,品的人生之苦味,是扎根铁路与大众,扎根现实的大地仰望蓝天白云的不屈之草根。”不要小看了草根,没有草根,哪有遍地的绿色;没有草根,谁来护住水土流失的大地。

这才是原生态的术德生老师。

 

 

初见德生老师,给我的感觉是:其貌不扬,就那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。唯独他那双深邃的眼睛,透着睿智的光,那光的睿智来自于渊博知识的滋养,源自于对人生真谛的洞悟,蕴含着世事沧桑的历练,那光里不乏诙谐、幽默、谦逊和慈爱。因为他普通,才是他的最不普通。
 

 

 

由此,我才理解了,为什么他要一群人读书,每人一段,大家都读,每读三五段后,他再穿插讲解,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。因为当你捧起《红楼梦》逐字逐句阅读的时候,不管你年龄大小、职务高低、富有贫穷,都回到了小学时代,心也立刻沉静下来,进入到书中情节,代入人物心境。这样有利于对作者意图、书中人物更深的理解。用心之苦,可见一斑。

 

 

他的这种领读方法,可能来自他2015年初发起创办尼采读书会起,每年举办公益读书会近百场,10000多位书友受益的经验总结。

为什么他解读《红楼梦》能够深入浅出?因为他是读书达人,而且爱读如痴,把读书当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从小到现在,到底读过多少书,恐怕他自己都难以统计,光是读古今中外经典就近二十年,做过笔记的书就有数百册、写下了约1000万字的阅读笔记。有这样的丰富积累,讲起课来厚积薄发,娓娓道来,也就是自然的事了。这是“想给别人一瓢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”的最好例证!

 

 

为什么他解读《红楼梦》悟得那么透彻,因为他看景,“忘却了自身的存在”,与体验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的美感体验融为了一体;因为他,读经典“与曹公、释迦等几位伟大的灵魂作番深入的交流”,“与自己的心灵展开最真实的对话与交谈”,由此,生命与灵魂,均得以真实的安放。

 

 

德生老师不仅书读得多,悟得深,而且文章和摄影也是极好的。

我有幸拜读过他的几篇文章,那优美的文笔、诙谐的语言、极强的画面感、极具张力的想象、富有哲理的思辨力,尤其是对人生真谛的感悟,如果没有博览群书的积累、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和深悟、善于做深度思考的敏锐是写不出来的。

 

 

“我解读《红楼梦》的角度就一个字,悟。悟自己,悟天地,悟众生。我是将《红楼梦》作为大彻大悟之书来读与悟的。”这是《德生解红楼》教给我们读《红楼梦》的一种方法,也是思想升华的重要途径。

3. 安居才能乐业。一群人聚在一起读书,需要有一个安放书桌的场所。这大概就是何丽亚会长成立济南市阅读协会的简单想法。

 

 

这个想法与她原来从事的经历密不可分。

她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,却有着喜欢读书的良好基因。

她的姥爷,1933年考入上海同德医学院,学业修满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,抗日战争爆发后,为抗外侮,弃笔从戎做军医,转战到山东枣庄;1953年,为帮助农村孩子能够读书和青壮年尽快脱盲,办学校,当老师。

 

 

她的母亲,受姥爷的影响极深,也酷爱读书学习,虽然因是家中老大,为分担家庭重担不得不辍学,但读书和文学创作的梦始终没有放弃。仅2014年至今,就创作诗歌200多首。其中, 2015年6月4日,她为回忆抗战中的父亲赋诗一首:“淞沪硝烟起,黉门草木亡。从戎驱日寇,救国赴沙场。浴血台城地,仍医疾病伤。文能曰千句,纸上已留香。”且不说这首五言诗的对仗是否工整,单就用短短四句,就把父亲从1937年8月13日的淞沪战役起,便弃笔从戎,转战南北,参加血战台儿庄战役,奋勇抢救伤员的英雄形象展现出来,包含着女儿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。可见其知识面之广,文学功力之深。

 

 

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,何丽亚从五岁就开始了学习生涯:识字、算术、背古诗、练字……并沉浸其中,感到读书学习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;进入大学生活,大部分业余时间也是用在了阅读课外书上。

好像她这辈子注定与书有不解之缘。毕业后,进入图书教育行业,如鱼得水,先后担任过多家书店的负责人及区域经理。组织培训全国阅读推广35场,全国故事妈妈500余人。培训全国故事绘本馆、新华书店员工50场;在文教会中获得“十佳业务员”“最佳培训效果奖”

 

 

2017年,图书行业出现倒闭潮,她毅然选择自主创业,与人联合,成立了共读书房,致力于优质图书的传递和阅读理念的传播,从此,也开启了她服务家庭阅读、陪伴孩子更好成长的创业之路。由于没有脱离老本行,她驾轻就熟,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全国加盟店达400多家。她期待有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捧起书本,走进阅读,看世界,见伟人,悟真理,增才智,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。期间,举办全国第一届诗词大会参与机构20家,受益儿童1500人,

 

 

2019年,她先后被评为“齐鲁十大杰出女性风范人物”、山东省委宣传部第六届先进阅读推广人。

 

 

可能是“人间好事不常有”,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,因政策原因和疫情,共读书房的业务受到大面积冲击;接着,2021年父亲去世,双重的打击,撞在了她柔弱的肩上。好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强的心,短暂的休整,使她顿悟:芸芸众生,总能在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命运交付我们活着的使命,我们定当心种阳光,迎难而上,才肯能触摸到春天。

舔干了伤口,又是一副英姿飒爽模样。经过积极筹备,济南市阅读协会公益讲堂-----致敬经典《德生解红楼》闪亮面世。

 

 

真是与书不离不弃,斩不断的一生情缘。

她说,建这样一个平台,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心灵憩息的驿站,让大家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,看看周围的风景;通过阅读经典,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,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;想让大家心情愉悦,恬淡生活,活出健康的自我。

 

 

当然,何丽亚柔弱中的坚强,离不开她爱人张明先生的鼎力支持。

 

 

志同才能道和。张明也是一个兴趣广泛,尤爱读书的人。在生意场上奔波的那些年,闲暇之余,捧书静读,成为他的必修课。说是生意场上受挫,实际上是冥冥中的命运安排,他喜欢上了心理咨询一直讲授心理学,从此,便一发不可收,自然而然地做起来阅读推广人,现在正在开讲《能断金刚》。下一步,他准备“妇唱夫随”,专讲国学经典。

 

 

他说,从做生意赚钱到做公益推广阅读国学经典,贴的是钱,赚的是内心的那份安宁,在聚集大家读书的同时,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。做这种事,纯属内心良知的回归和热爱。

 

 

因为热爱,他们用微薄的积蓄支撑着济南市阅读协会公益讲堂的日常运转;

因为热爱,他们每次都把《德生解红楼》的讲义打印成册,每个前来听讲的书友人手一份:

因为热爱,他们专门为花眼的书友准备了老花镜;

因为热爱,他们还为急着赶来听课,没来得及吃晚饭的书友准备了点心;

……

这点点滴滴,无不让人眼睛一热。书友刘岩赞叹:“何会长的精心组织,温馨周到,让人如沐春风。

 

 

如果说,在这个物欲横流、金钱至上的社会,一群人聚在一起,静下心来读书是一股清流的话,那么,何会长做公益大讲堂——致敬经典《德生解红楼》,为阅读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,则是一股春风暖阳,是一件功德无量、善之又善的事。

 

 

“读书,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;读书会,是一群同道者的事。一本书,一座城。一个人的阅读,可以涵养人文品格;一群人的阅读,可以塑造城市文化。”愿我们以德生老师的这段话共勉,在何会长的带领和组织下,在德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,共同努力,为塑造泉城的城市文化涂鸦一笔。

 

  观后心情
被感动 同情 囧囧 愤怒 和谐 悲剧 高兴 打酱油
图片新闻
热门视频
网站首页 | 网站简介 | 团队介绍 | 视频直播 | 网上投稿 | 网站建设 | 域名空间 | 广告价格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13 by www.gansux.asia. all rights reserved